RUTHY/
停工復工 決策反覆?
例如,5月20日,台北市政府由都發局長發函遠雄巨蛋勒令停工,理由是施工造成古蹟毀損、捷運隧道產生裂縫、違反環評承諾事項、且監測數值持續惡化、對建物基礎大底完成日期說法反覆、承諾事項未達成、八十一處主要構造與核定建造圖不符。但又旋即在兩天後,同意讓遠雄對大底「報備施工」,引來外界批評決策反覆。
幾位曾受邀勘察的專業技師都認為,停工決定有失嚴謹。中華民國大地技師公會副理事長陳江淮表示,大底施作還在進行,貿然停工才真有危險。因此停工後市府找四大公會(土木、建築、結構、大地)到現場勘察並討論,全部與會者都要求捷運側有兩處正要做的基礎板,應立即施作,大底也應盡速完成,才不會影響板南線及其他工地安全。
陳江淮認為,市府在停工前應先找專家,針對安全部分應該先考量,討論完再決定停工事宜。他也感嘆,工程臨捷運的開挖,國內的法規或技術都有一定程序,大巨蛋離捷運的距離(13公尺)、深度(地下4、5層),都不是特例,並非名嘴講的多危險。
陳江淮前後去大巨蛋現場看過兩次,也拿到資料分析,發現外界有些誤解。他指出,以這次吵最凶的捷運地下潛遁隧道變形,法規最大可以容許是不得超過2公分,捷運局的管控更嚴,要求設計的時候變形不能超過1公分,結果,當初設計者自己訂得更嚴謹:水平小於1公分,垂直的下限只有0.25公分,他的目的是當成工程開挖的管理值。所以,所謂行動值超標,不必然就是危險的,這顯示外界對專業認知的落差很大。
(財訊雙週刊)